簡介緣起

十一月下旬假台北市華山藝文特區台北藝術大學所舉辦的台灣國際電子藝術論壇; 是一個結合前衛電子藝術之表演、創作實習、研討會的多元化科技藝術盛會。

會中將邀請國際知名電子藝術家;斯賓尼夫.卡科夫斯基、亞歷士.傑弟、 約翰.康塔、克勞斯.布魯 以及國內互動藝術家王福瑞,噪音創作者DINO、 林其蔚、NOISE STEVE...等人實地操演一次呈現國內外頂尖科技藝術家的 理論實務與創作之結晶給北巿市民。

針對國內現有媒體藝術環境在研究、創作、生產、發表、聯結匱乏狀態之思考 以及建立長期性、生態性、合理性的生產創作模式之企求。台灣國際電子藝術 論壇所意圖開展的是藉由國內藝術家與國際尖端藝術家與工程師的直接接觸, 拓展中長期跨領域國際合作之可能性,並兼具推廣教育和擴大宣傳電腦和電子 媒體在科技、通訊、傳播、娛樂、藝術上的多元連結可能性。


電子時代的挑戰

在這個幽微未明 仍然處於夢與現實之間的曖昧邊界
電子藝術似乎又將藝術帶回到宗教 舞蹈 巫術 詩歌 器物 與 藝術
同而不分 渾然一體的時代
在這個電子後石器時代中 所謂的「現代藝術」(我們稱之為文明的代價)
正在經歷著一次歷史上少見的劇烈調整
在上一個歷史的大斷代之際(將「藝術家」獨立出手工匠範疇的歷史性運動 ) 文化上產生了文藝復興運動  達文西的物理學 聲學 光學 生物學 地質學  解剖學研究 材質研究 和米開蘭基羅為了新表現所需之材質和學理基礎的全 向位性努力 事實造就了全新的「文明模式」 在資本分工精神完全滲透進社 會的基石之前 文藝復興諸傑為我們做出了「全人」藝術的最好示範

電子文化自十九世紀以來 經歷了一個半世紀的發展
科學與藝術 竟然再度趨近了意識零點的冥合時刻
「工具」與「產品」的二分區隔 再次模糊
曾經一度 石刀 石斧 石錛 草繩 土器
所構築的生產方式和建基其上的文化
不只是人們賴以思考的語言模型
也是當時代的生活哲學和美學的「當代性」模型基礎
而今天電子藝術發展邏輯中呈現的「演算法」藝術(algorithm art) 和互動藝術 (interactive art)正在模糊著「創作工具」和「藝術作品」
乃至於「創作者」和「觀眾」數個世紀以來儼然不可跨越之鴻溝!


傳統藝種 VS 電子藝術

我們並不急於為電子藝術正名
和給予任一種非辯證性質上的「定義」
因為我們相信「電子藝術」與「傳統藝術」是無法分割的
電子藝術與傳統藝種的關係應該是一體性的
它自所有藝種中找尋自我也必然能夠回饋各種傳統藝種
幫助傳統藝種打破「牛頓古典物理學」所設下的種種思考限制
現代電子藝術在大眾媒體操作下呈現地「電子藝術幼稚症」
也許才是真正阻擋社會大眾及大部份藝術家認識「電」這種材質 可以創作藝術的最大障礙「電子藝術」與其說是一種藝種 不如說是一個觀點
畫素描和拉小提琴所需的肌肉運動和眼耳對於形色音準的認知
事實上可以視作是一整個序列的腦神經和肌肉 電位的調變過程!!!


為什麼要談「電子藝術」、「電子音樂」

為何「電子藝術」與「電子音樂」難脫關係﹖
除了在歷史上 華格納的總體劇場實踐
包浩斯的多媒體及影像創作 達達的嘶聲吶喊
約翰凱基與羅生柏格 康寧漢的歷史性合作
乃至於史塔克豪森的電子音樂劇場
今天的互動藝術軟硬體開發 由於電子訊息傳遞的特性
使得電子音樂資訊訊號自然底成為互動各機械 聲光 影像媒材之間的神經血脈
狹義底說與其言是電子音樂專屬之語言 不如更精確底說是「同步訊號協定」
如 MIDI訊號已然成為現代舞臺種種元素的制式溝通訊號
這可由法國龐畢度中心附屬國家同步電子聲響研究中心已然成為世界各種互動裝置 互動影像 互動舞蹈 互動劇場 的大型研發工廠可見一般


(這不是藝術節!)
一個有關於「藝術節」的另類概念

Taipei Electronic-Arts Phenomena不會是另外一個藝術節!
一個以「生產訊息交換渠道建設」與「心理 / 工業實習」
代替臨時性 表演性 的「文化消費」和「展演秀」的觀念
這個節的重點更多是在於集結分散世界各地的頂尖工程師 和 藝術家
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齊聚一堂 針對特定之題材進行理念與技術的實習交換
並為藝術節結束之後的運作預先埋下纜線軌道
以一固定時空容許 在所有的工作者之間逐漸建立
持續 且 深入的文化技術交換條件
期望能夠在人體界面和機體界面的建設上
國內各科學文化及藝術單位的合作上
國內的創作者與國際運作的聯線上
「創造契機」成就「永續創作」的環境
當然 同時它也兼顧對於新藝術有興趣的社會大眾
一窺現在世界頂尖的媒體藝術創作者的秀異影音裝置的機會


教育 產業 經濟 媒體 全人藝術

電子藝術的特性之一正是源於物理上而言
電子流的時間性所允許的訊息同步 調變 轉換 移置
允許的時間 空間 物質 甚至精神的轉換
大步底推進了電子時代前為物質性觀念所限的思考
進入一量子論式的思考(電波和訊息交換的世界)
它不僅僅承諾了現有藝種界限的解放(如劇場 舞蹈 音樂
繪畫 彫塑 建築 影像 機械藝術 光藝術)乃至冥合的一切可能性
它也進一步解放了現有純藝術的範疇向 工業界 建築界 設計界 音樂界
乃至於 物理學 生物學 醫學 哲學 商業 軍事 政治開放 自我
大膽底迎接未來生活的刺激 多樣性 隨機性 造型性 種種不可思議 不可預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