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絲路行:
高昌王派遣大批人馬護送玄奘去見西突厥的葉護可汗。一行人從高昌繼續往西南前進,經兩百哩往黑城(焉耆,《西域記》作阿耆尼國)而去。途中經歷盜賊來劫等險境後,終於來到阿耆尼國。當年此地有無數岩窟改成寺院,壯觀無比。
阿耆尼王也和高昌王一樣,對大唐陽奉陰違,結果導致太宗於西元643年出兵討伐。
玄奘在阿耆尼國只停留一晚,便往庫車出發。(Sally Hovey Wriggins,杜默譯《玄奘絲路行》,智庫文化,1997。)
焉耆簡介:
焉耆是新疆中部天山南麓的綠洲城市。是絲路的要地,為天山北麓的游牧民與南疆農耕民的接觸點。附近有「明屋」Miong-Oi、Shorcuq等佛跡。尤其後者以出土許多塑像而聞名。
「焉耆明屋」是指焉耆七個星石窟和佛寺遺址。「明屋」是維吾爾語「千間房子」之意。位於焉耆城西南的七個里鄉,經考證係唐代佛教文化遺址。佛寺分南、北兩寺,規模不小。佛寺近處有石窟,雖均已損毀,但仍有遺蹟可覓。(長澤和俊《新絲路百科》,雄山閣出版株式會社,1994。《中國地理大百科14新疆甘肅》,光復書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