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絲路行:
玄奘前往印度南部泰米爾地方的達羅毗荼國大都建志補羅城,而且在公元640年前往僧伽羅途中坐夏期間,在此待了相當一段
時間。建志補羅城是護法大師的出生地,而護法又是戒賢大師的師父,玄奘應該稱他為師租。玄奘為我們詳述護法少年時代的奇事
:護法為國中大臣長子,幼懷清雅,長而弘遠,年甫弱冠前公主下嫁,就在禮筵之夕,他在佛像前慇懃祈請,突有神靈將他攝至一
處寺院,他日後就在手中出家修業。
這位瑜伽宗大德是著名的大乘經典論師,著述甚豐,其中包括對世親《唯識三十頌》的評論,玄奘受他影響很大。玄奘在公元
649年返國後,就是以護法的論釋為主,糅和印度十大論師對《唯識三十論》的註解為《成唯識論》,成為中國和日本唯識學的標準
範本。(Sally Hovey Wriggins,杜默譯《玄奘絲路行》,智庫文化,1997,p.186)
達羅毗荼國簡介:
達羅毘荼,南印度之古國名。又作達羅弭荼國、達羅比吒國、陀彌國、達彌拏國、陀眉羅國。其都城為建志補羅城。大唐西域
記卷十(大五一•九三一下):「達羅毘荼國,周六千餘里。國大都城號建志補羅,周三十餘里。土地沃壤,稼穡豐盛,多花,出
寶物,氣序溫暑,風俗勇烈,深篤信義,高尚博識,而語言文字少異中印度。伽藍百餘所,僧徒萬餘人,皆遵學上座部法。天祠八
十餘所,多露形外道也。如來在世,數遊此國,說法度人。」另據巴利文大史( ch. xxi)所載,達羅毘荼國昔曾屢次遠征錫蘭,並
一度統治之,時為西元前三世紀後半至西元一世紀之初。該國素奉佛教,歷來論師輩出,如陳那、護法、菩提達磨等。〔佛本行集
經卷十一、解說西域記、東南印度諸國ソ研究〕 佛光辭典p.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