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從頭˙偶心瀝血˙正港好尪
《布袋戲的表演型式》
  布袋戲是一種將利用以木頭、布料及各種配件製作出各種人物的戲偶, 托於掌上搬演,再配以說、唱表演戲劇的演出方式。

《布袋戲的起源》
  相傳三百多年前,泉州有一書生梁炳麟,屢試不第。灰心之餘,前往九 鯉仙公廟卜夢,夢中仙公在他手心寫下:「功名在掌中」。夢醒,梁生 欣喜,以為此次必然高中。怎耐造化捉弄人,仍舊名落孫山,悲憤之餘 ,不再有求取功名之心。有一次偶見傀儡戲演出,心有所感。乃自雕木 偶,以手代線操弄之,就此藉偶人,編戲文抒發心中的鬱悶,沒想到竟 造成轟動,到處爭相聘演,他才悟出「功名在掌中」的意義。
梁生托於掌上而演的偶戲即今之布袋戲,因而布袋戲俗稱掌中戲,也叫 做木偶戲。鄉野傳說,說出了布袋戲所備的傳奇特點,也隱約指出布袋 戲的起源年代。雖然目前所知史籍,有關布袋戲的記載,最早是嘉慶年 間的「晉江縣志」,但一般人都採信傳說,認為布袋戲起源於明末清初 的泉州。自此,布袋戲開始向浙江、江蘇、河北、台灣等地傳佈。

《布袋戲的流傳》
  布袋戲完備的演出形式在清代之前未見有確切的記載,它的原始形式可 能源自大江南北流浪賣藝的「肩擔戲」。掌中戲的名稱來自其操作戲偶 的技術,而肩擔戲則以其舞台結構得名。江湖賣藝的「肩擔戲」及其他 同類型的小戲,遍見全國各地,而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稱,其演出形式 也不相同。

  富察敦崇(1906)在《燕京歲時記》說到:「茍利子即傀儡子,乃一人 在布帷之中,頭頂小台,演唱打虎跑馬諸雜劇。」王克潼(1967)曾記 下相關演出情況:「『耍茍利子』設備簡單,僅由賣藝者,擔了一擔舊 籃箱,沿街兜賣,如有人叫他演唱的話,花上幾個大銅子,就可以賣唱 ,拆開籃箱,搭起一座小舞台,圍以藍色小布幔,于是在台上就可以上 演上那麼十來分鐘的一節『唐僧取經』等小故事。」
以上記載有趣的是,兩人雖然相隔將近六十年,但對於「茍利子」演出 記載如出一轍。這裡,可以看出布袋戲的原型就是所謂的「茍利子」: 一人受布帷環佈,頭頂戲台,以布偶操演故事。街頭賣藝,故演出形式 簡單,主要搬演一些歷史古戲,演出者一人必須身兼數角。當時賣藝實 況,跟現在的舞台不太一樣,充滿「活動」與「流浪」的特質。

  《定海縣˙方俗志》中,我們可以看到布袋戲的演出時機及類似表演形 式的記載:「年節廟會所演出的戲,除大戲外還有兩種小戲:其一是大 傀儡(大棚杖頭傀儡);其二是『獨腳戲』,其傀儡較小,只有一人獨 演,其戲場如方匣,演者站在短凳上演弄,故又稱『凳頭戲』。」李斗 《揚州畫舫錄》卷十一中更是把其盛況加以摹描:「鳳陽人……圍布作 房,支以一木。以五指運三寸傀儡,金鼓喧嗔,詞白則用叫顙子。均以 一人為之,謂之肩擔戲。……正月城內極多,接預於臘月抵郡城,預聞 峰塔葫蘆門客舍。至元旦進城,上元後,城中已遍,出郭求鬻於堤上。 」婁子匡《新年風俗志》記載:「…最有趣的是『獨戲台』,隨處撐起 舞台,一會兒傀儡登場,一個後台老闆,又敲傢伙又唱戲『武督督武督 督!』『賣豆腐的酒醉能打架』,『貪色豬八戒背猴孫子』,真教人一 見呵呵笑……」

  於是,我們可以想像,繁盛之時,在廟會和節慶等場合,許多耍「茍利 子」人背著舞台到處穿梭。各樣的小樓房被人頂著,走過街衢巷弄,擠 過人山人海,被人叫喚,便來一場精采的演出。各條大街,常見駐足觀 賞的人潮,演者豐富而有趣的聲腔話語,來回交盪。或許,短短的一條 小巷,就能見到許多舞台正上演充滿民間興味及風情的劇目戲碼,處處 歡笑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