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計畫 -- 導覽

  本計畫案乃承繼過去兩年所執行的國科會「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原有的29,505張數位化照片,並納入台灣重要民族老藝術藝師張德成、 李松林、李天祿、黃龜理的生命史錄、劇本集、圖錄集、影音像,以及 中研院台灣歷史研究所現有7,032張未處理之平面資料與以及國家圖書館 近期購入一批私人收藏約五千張明信片,並與民間的文史工作室、文化局 合作,擴大藏品內容,擴大建構「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Taiwan Memory)」。

   本計劃「臺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就臺灣所蒐集的平面視覺記憶 資料為標的,採整合各門專業的方式,多方組成計畫群,針對臺灣視 覺記憶數位博物館之相關議題,由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分別就 資料內涵與應用,進行專業分工與共同合作。 (分工流層圖)

A、內涵團隊

  1. 子計畫一: 「台北藝大所藏圖像資料元素分析與分類架構再開發」
    主要負責繼續進行圖像資料登錄與內容分析; 對台北藝大所藏圖像資料進行內容分類與圖像元素分類; 配合應用團隊進行「民族藝術藝師」單元內容研究,將布袋戲、皮影戲 藝師的生命軌跡與精彩技藝在網路上呈現。

  2. 子計畫二:「中央研究 院台灣史研究所藏圖像資料數位化與內容分析」
    主要負責: 進行圖像資料的建檔、掃瞄、修圖、資料庫建立以及網路連結等數位化工作; 台北藝大已校訂「後設資料」之圖像進行深度歷史詮釋。
    兩者將以北藝大使用的「後設資料」欄位設計為基礎,作進一步的修正與規劃。

B、應用團隊: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

  1. 子計畫一: 視覺記憶典藏-- 互動式資訊視覺化與教學系統設計
    主要負責「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博物館」的資訊應用、腳本設計、 網頁視覺藝術設計、網頁程式設計、互動式學習單元與e-Learning 教學單元建置等工作。因此在本計畫中我們特別針對典藏的內容作 嚴謹的資訊應用分析與腳本設計,而在呈現方面我們力求專業之視 覺表達,在使用者所使用的介面設計力求達到平易輕鬆之操作。根 據內涵分析、組織與研究的照片內容,子計畫一將此作運用與規劃。

  2. 子計畫二: 視覺記憶典藏--照片修護系統應用與研究
    的目標乃提供老照片修護技術,如角度、顏色、影像模糊、影像受損、 .色彩化、補償等補正,以還原與搶救舊損的老照片。子計畫二將配合 「台灣視覺記憶數位典藏」內涵計畫的團隊所分析找出的舊損老照片, 實際一一還原。並配合子計畫一所規劃的「圖照修護系統」單元展示出舊 損老照片與還原後的老照片。

    ※註:原有「子計畫三:智慧型導覽機制之研發與應用」與「子計畫四: 時空知識結構與檢索研究」被刪除。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中央研究院    Copyright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