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從頭˙偶心瀝血˙正港好尪
《名稱》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或「小籠」。「掌中戲」顧名思義,指托於掌上而搬演的戲。 「布袋戲」的由來,則有幾種說法。有人說從前,布袋戲的演出由一地到一地,演出者 將木偶收於袋中,以便搬運而得名。也有人認為是木偶的衣服如布袋所致。另一說為布 袋戲演出時,舞台彩樓的布圍下,常置有布袋,上擱竹槓,放置木偶而有布袋戲之名, 此說法較為人接受。至於「小籠」的名稱,則相較於真人扮演的戲劇「大籠」,以真人 演出的戲劇,所用的道具比「木偶戲」來得大又多,所裝的箱子,自然比「木偶戲」的 箱子大,因此,人戲稱「大籠」,木偶戲稱「小籠」。

《戲偶製作》
˙偶頭˙
  戲偶頭是戲偶靈魂,傳統上以木頭雕造。中日戰爭之前,台灣戲界所用的戲偶大部分由 泉州雕製進口。其後開始自行製造,並有造範灌製的塞璐璐頭,但一直以泉州輸入的「 唐山頭」為大宗。一般的戲偶頭(含架身手腳)約在一百五十個上下,但沒有定數,端 看各戲班不同。以傳統木製偶頭為例,製作方法如下:
劈形:將樟木鋸成偶頭的大小,面部中央作一準線,將兩夾斜削。
細胚:定出五形耳、目、口、鼻的位置。
貼紙:上裱棉紙。上土:塗上濾過的黃土,待乾,用特定的皮磨光,以竹刀分五形,進 行修補。
粉底:著上等水彩。 繪臉:著上色彩,以金、銀、辰砂、銀朱、藤黃、佛青、墨等顏料 為佳。
梳頭:最後完成髮髻、鬍鬚之類的裝飾。

˙服飾˙
  戲偶的衣服也內外之分,用於連接戲偶的頭、手、腳,等於是身體。外衣講求美觀外, 主要用於角色的身分與性格的區別。其大都以綢緞為材料,畫好式樣與圖案,以各色絲線 繡成,並纏上金線,綴於珠玉,再剪裁製成。尺寸接按實際衣服的比例縮小。

˙頭冠˙
  戲偶的頭冠分為軟巾和硬盔,硬盔又分為冠、盔、帽三種,硬盔以厚紙板折成所 需形狀,塗上層層水膠之後,在其上牽粉線,後畫樣塗,貼上金箔,再綴絨球、珠子等。 軟巾則繡好圖案的綢緞,黏在剪裁好的紙板上,燙平摺成帽,再盤金蔥綴珠玉,配絨球。

《戲目》
  嘉慶道光年間,布袋戲傳入台灣,演出的的戲曲形式有南管、白字仔調、潮調等等, 皆屬南管系統。當時有所謂的「籠底戲」,指的是戲班稱其師承先輩所傳的單齣戲目,為 與戲籠俱存的壓箱底戲齣。如:民國初年台北名師陳婆擅長的「天波樓」、「寶塔記」等 及童全的「掃秦」、「斬龍王」等戲,到現在還是《亦宛然》等北部名戲班奉為經典的籠 底戲。南管戲多唱腔,少對白,以弦樂為主,曲調柔婉悠諧極盡文字之能事,雖深得老者 和文人雅士的心,卻無法征服喜愛熱鬧喧嘩的俗眾。清光緒末年北管曲風風行台灣,而昔 日自大陸來台的南管布袋戲班,經長久的演出,因樂師的凋零及觀眾的要求下,開始採北 管戲曲。南管戲武松打虎

  北管戲目因此進入布袋戲班,如《五洲》黃海岱早年的名戲:<走關西>、<雷神洞>、 <吳漢殺妻>等。北管以鑼鼓為主,雖喧鬧,但節奏明快,富變化,適合武戲的場面,因 此,布袋戲的表演動作開始有重大的改變,昔日無法施展的動作,如跳窗、擺陣等絕藝在 鑼鼓喧囂中逐一登場,俗民大眾也在那些行俠仗義、劫富濟貧的武戲中得到慰藉。北部戲 班吸收的傳統戲目來自京劇,最早編演平劇劇目為大稻埕名師盧水土,尤以三國戲目最受 歡迎,戲界專稱「三國戲」。台灣光復後,李天祿和許王也以平劇改編的三國戲為人稱頌 。

  北管戲曲的戲目雖多武戲,但經常武戲文唱。一齣北管戲演下來,遇上大段唱腔,光有架 勢,動作有限,且戲偶表情固定,一不動便出現冷場。為了彌補這缺憾,劇情曲折高潮迭 起的連續劇便取代了傳統正本的戲碼,除章回小說的改編外,新創新編的劍俠戲更是風行 一時。在台灣北部,由於京劇的樂曲加入,相較於北管樂曲,更加花俏喧鬧,適合劍俠戲 的味道。劍俠戲三盜九龍杯

此時,中南部地區的北管樂也不斷的求新求變,南曲、歌仔調、白字戲調、高甲 調交揉在一起,布袋戲進入依各天馬行空的時代。

《表演狀況》
  戲班中負責戲偶的演出及口白的藝人,稱前場,也稱師傅。傳統的鑼鼓布袋戲均有前場二 人,一為頭手,一為二手。頭手是戲班的主演者,掌理大部分戲偶演出,及全場口白,為 戲班的靈魂人物,出色的頭手是成名戲班的必要條件。二手是頭手的助手,通常幫頭手「 扮尪仔」,並操演較不重要的戲偶,搭配演出,除了替頭手應聲外,不負責口白。 戲班中演奏樂器和唱曲的藝人,通稱為後場,也稱為先生。後場有四人:鼓手是後場指揮,需時 時注意頭手的動作和手勢,以班鼓指揮後場。由於居於領導地位,又稱「頭手鼓」。另有 鑼手一人、弦吹兩人,其中一人為「頭手吹」,兼打堂鼓,另一人為「副吹」,兼打滴鑼 和小拔。唱曲者並不固定,或由前場頭手、或由後場打鑼、弦吹兼任。戲班的前後場演出 時,鑼鼓為不可或缺的樂器,戲班賴以生存,自稱是「吃鑼鼓飯」。

《請尪仔》
  「尪仔」是台灣話對「戲偶」的俗稱,一般人稱操演戲偶為「弄尪仔」或「捍尪仔」,但 戲界慣稱「請尪仔」或「捍尪仔」。
  戲偶的偶頭中空,下著一袋子式的衣裳。手掌深入袋中,食指插入偶頭,大拇指稱戲偶的 一手,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併在一起操作另一手。戲偶的動作全靠五隻手指頭的靈活 運動,要操作戲偶的雙腳得靠演師的另一隻手配合。有時空著的這一手也可以持一根竹製 的直杖「直通」伸入袋中,配合操演,而鐵製彎杖「彎通」為女性專用。武戲中的戲偶換 手、反掌翻身、翻觔斗、跑馬、跳花窗、打藤牌等動作雖然很困難,但只要苦練應該不成 問題。反倒是真人生活中的哭泣、歡笑、狂奔、飲酒等日常動作較難掌握,單就走路的姿 態而言,生、旦、淨、丑等角色不同,性別不同,身分不同,氣質不同,要掌握其走路的 姿態,讓其栩栩如生就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