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布袋戲開始在福建閩南漳、泉州流傳以來,由於劇本的改良和戲曲的
採用,戲偶雕刻也越形精緻。
至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漳、泉、潮各地的掌
中戲名師輩出,並渡海來台,組班授徒,將掌中戲廣船於台灣各地,為掌
中戲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台灣布袋戲的傳入和發展,以呂理正先生的說法,大體尚可略分為三個階段。
《萌芽時期》
萌芽時期的代表型態為「耍茍利子」。可能在明末清初,由沒落民間的小棚
仗頭傀儡戲演變而來的,分布於中國各地。特徵為單人演出,有簡單鑼鼓,
並配合「叫子」,無管絃戲曲。只有短齣小戲,沒有全齣戲目。
《圓熟時期》
圓熟時期的代表型態為「戲曲布袋戲」。清朝中葉以後在福建地區慢慢發展
起來,採用地方戲曲,擴大舞台,充實前後場,鑼鼓管絃漸臻齊備。有精緻
大雕戲棚和戲偶,腳色漸漸定型完備,戲目豐富,成為一種精緻的民間偶人
戲。並再圓熟時傳入台灣,在台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
- 傳入階段:由唐山師傅就閩南掌中戲原來的面目帶入台灣,並廣傳弟子
。戲目沿襲師承,有南管、白字、潮調、亂彈各類戲曲。
- 發達階段:自民初以後,吸收台灣流行之戲曲如北管、平劇等轉化入後
場,戲目除沿襲,尚改編其他戲曲戲目,並改編通俗演藝、章回小說、敷衍
連本歷史戲、創出劍俠戲,或改編武俠小說、自行創作。由於劍俠戲的興起
及戲班大量的增加,埋下了布袋戲大變遷的契機。
《變遷時期》
變遷期的代表型態為「金光戲」。由編創的劍俠戲,逐漸走向光怪陸離的劇
情,同時配合前場的改變,後場的鑼鼓戲曲逐漸廢棄,改用戲樂唱片配音,
從而脫離傳統戲曲的範疇。這時期可分三階段。
- 金光戲階段:先是金光戲及播鑼鼓布袋戲的全盛時期。因戲班增多而流
於浮濫、以及社會娛樂風氣的改變,為時不久,布袋戲便進入衰退期了。
- 電視布袋戲階段:民國五十九年,布袋戲開始成為電視寵兒,《真五洲》
黃俊雄以其招牌好戲「史艷文」,在台視主演「雲州大儒俠」,連演五百八十
三集,轟動一時。同一時期,全台有名的布袋戲班也輪番上電視演出。這時外
台布袋戲有增無減,不過水準不高,演出情形不佳。
- 鄉土運動與文化保存運動的興起:晚近以來,由於開始重視鄉土文化,史
碩果僅存的藝人們受到重視,而有薪傳獎和民族藝師之指定。少數的鑼鼓布袋
戲團進入大學及正式劇場演出,獲得相當高的評價。並且,先後有出名劇團出
國表演,一樣深獲好評。走到末路的布袋戲團似乎出現一線生機,由於傳承和
創新的路還在摸索中,布袋戲仍須有志之士識來經營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