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蓄勢待發 | ˙日人讚賞 ˙勇於創新 |
˙皮戲挺身隊 | ˙巔峰期 | ||
![]() |
||||||
《日人讚賞》
日本學者西川滿在1940年的冬天,到高雄觀賞了「德興班」的表演後,寫了一篇題為〈台灣的皮影戲〉
的特別報導,讓日本學界初次認識了南台灣唯一家傳五代的皮影戲班,也認識了張氏父子。
1941年,日本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更嚴控地控制台灣人民的思想。當時,皮影戲的發展面臨十分嚴
苛的考驗,幾乎有滅絕的可能。所幸由於西川滿先生的大聲疾呼,引起日本學者與民俗學家的重視,山中
登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山中登繼西川滿之後,更提出了一份調查報告,公開批評皇民化對台灣皮影戲班的危害。他向張氏父 子請教皮影藝術,又成立了南方土俗研究會。他的做法,曾招致日本官僚的批評,然而他主張的除了保留 皮影藝術之外,更可以利用皮影戲來吸引台灣民眾講日文,了解日本文化,其實是更進一步的皇民化運動 。
|